近年来,围绕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建设和决策层的重要指示不断,其目的显而易见,正是要对接日益强烈的经济社会转型需求,秉承培养出更多可用之才的初衷,通过不断完善包括法制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体系,旨在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成。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已然步入国家层面,同时,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形成。未来,新时期肩负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重任的职业教育,将与普通高等教育一并成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所谓现代职业教育,顾名思义,现代职业教育区别于有着传统定位向中低端产业输送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更凸显市场导向。根据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的有关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在五个对接之上,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显然,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据记者了解,此次李克强总理考察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首个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高校。考察期间,李克强总理说,“你们未来不是一般的老师,是工匠之师,集老师和师傅于一身,既传道又授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开阔视野,打牢基础,将来培养出更多又专又精的工匠,推动中国制造的产品上档次。”
实际上,依托专注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正切中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加快,我国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直接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方向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的脱节。
对此,教育界也一直存有观点认为,应该加大高等教育向职业教育类型方向转型的步伐,促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目前以大专层次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有助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完善我国目前的人才体系结构。
而人才体系注重提升技术精英人才的培养,也正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发达工业国家之所以确保其制造业优势长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早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曾举例表示,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都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战略措施。
“而我国的职业教育还面临着资金短缺、城乡投入差距较大、意识不到位等问题。”周洪宇坦言,当前,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但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逐步高移化,并要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技术精英。
根据《决定》的有关目标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当前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还用很多工作要做。
早在2015年7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以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组长的身份,向大会作了有关执法检查报告,详尽阐释了职业教育法实施取得的成绩、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意见与建议,并透露出将对已经施行19年的《职业教育法》展开修法工作,以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张德江委员长亲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并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有关执法检查报告,在我国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尚属首次,其背后透露出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长期关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遵民看来,其在对外传递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从此步入国家层面信号的同时,更吹响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创造良好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集结号。
然而,现实可能未必如预想般顺利,吴遵民在此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扭转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切忌盲目乐观。要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让职业教育真正和学术类教育并举,可能还需要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他强调,真正让职业教育得到社会认同,取决于通过职业教育走向就业岗位的劳动者,其工作岗位能否换来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一旦就读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就业后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地位和不错的薪水收入,并且有着自成一线的晋升道路,那么,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才符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诸多阻碍与偏见,包括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职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方面要求、职业教育经费稳步增长机制不够健全、教师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企业办学作用未能充分有效发挥、职业技能培训难以满足需求等多方面。其中,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唯学历倾向也催生出一些职业教育机构追求学历“升格”的问题,显然,这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就业导向。
吴遵民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亟须尽快回归理性,重视职业教育无疑是对高校办学冒进、虚火病症开出了“处方”。而左右这张“处方”能否发挥成效的关键,就是确保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守法,如此才能将国家明确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得以落实,包括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规范职业教育院校自身发展、确保经费落实,等等。
微信公众号:yzrtts,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工匠 中国制造 职业教育 甘肃轨道学校 兰州轨道技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兰州铁路学校 高薪就业 定向招生 大专 地铁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 乘务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