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对文科生来说,由于自己所学专业并非技术方向,对进入互联网没有信心,担心自己要往互联网方向发展,会遭遇压力。其实择业是基于兴趣和理想的,如果你想成为互联网方向的人才,那就应该为进入这个行业而努力。大学生如何才能更好的进入互联网行业,这些做法可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明确自己是不是个喜欢互联网的人。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并且降低了供需匹配的难度。正是因为这个优势,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交友、订餐、打车、求职招聘等等事情。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喜欢互联网,喜欢给自己的手机装上各种各样的APP。如果自己是个互联网产品发烧友,对各种新鲜APP都有体验和使用的兴趣——进入互联网行业对你来说应该是个好选择。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一个忠告。每个行业的从业者,只要足够努力,足够聪明,都会有着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只有互联网才代表将来。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奔跑,不仅心情愉悦,还能让脚步更轻快。既然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为什么不让工作也成为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呢?如果你喜欢跟孩子打交道,当老师一定是个好选择。
第二,既然要决定进入互联网,那么就应该对互联网分类有清晰了解。互联网产品从分类上可以简单分为新闻资讯类(如新浪网,今日头条等)、社交类(例如BBS或者各种移动社交软件)、电商和O2O类(如淘宝等电商产品,或者饿了么之类的O2O产品)、娱乐类(例如手机游戏)和工具类产品(例如360杀毒等),不同的分类对人的兴趣和性格的要求又各不相同。例如喜欢找陌生人聊天的话匣子和喜欢说走就走旅行的土豪,就可以选择两个完全不同的切入点。
找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分类。我曾经有一个同学,大学考试基本不及格,留级两次才毕业。如果从学习成绩上看,这肯定是个差等学生无疑了,但是他喜欢游戏,是CS比赛(对战游戏)的华中区前几名。他对游戏有着不一样的热情,甚至愿意为游戏节衣缩食买最好的鼠标和显示器等,这就是自己喜欢的,毕业之后进入职场,他做游戏做得非常好。
大多数情况下,学校的成绩,甚至学什么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当然,更优秀的成绩能证明你是个更优秀的学生。除非是专业性要求特别强,甚至是定向分配的专业,例如铁路、雷达等等窄众专业之外,并没有任何要求说明,记者必须是新闻系毕业,计算机工程师必须是计算机系毕业。学校的四年并不能决定未来一辈子的走向。
第三,最好在毕业之前就有所储备。如果要进入互联网行业,那么最好在毕业之前就尝试进入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实习。你可以去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例如新浪网,也可以去小而美的创业团队,例如我们爱打勾留学。去这些互联网行业的团队,一方面可以感受互联网的氛围,了解互联网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掌握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方法论,这都对未来的择业很有帮助。
实习只是一个方面,自学也是另一个方面。互联网的优势在于随时随地,我们并不需要进入互联网公司才能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如果未来想做产品经理,那么现在就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书籍和著作,并且学习撰写PRD,用Axure等产品画原型;如果想在市场营销上有优势,那么现在就可以了解经典营销理论,了解互联网的营销方式,并且分析不同的营销带来的不同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数据,将会成为你求职面试的重要助力——当大家的简历都相同的时候,数据和案例更有说服力。
最后,为进入互联网行业准备一份漂亮的简历吧。少一些装饰自己的描述,多一些支撑自己“能做好互联网xx岗位”的论据:例如学习过什么技能,善于使用什么工具;少一些跟互联网相关的内容,什么三好学生就不用贴上来了,但是你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或者其他培训证书能帮你获得面试者的喜欢;如果你经常在一些互联网论坛学习和交流,或者经常写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之类的,公布自己的论坛账户名或者博客是最有力的佐证了。
最后,祝愿各位学生,在未来的人才市场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位,并且大放异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