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迷都喜欢看球星高光时刻或进球瞬间集锦,因为里面全是“亮点”。而傅莹的发言全程,俨然也是个爆点频出的集锦,这估计会苦了不少小编:随便拎一句出来就能做标题,摘一段都有料,真做标题导语时,难免会犯选择困难症。几乎可肯定,那些诙谐回答,传播度秒杀那种背台词式的发言,而公共发言的传播力,本就是让民众终端连上两会参政议政“WIFI”的密码。
但若光有诙谐,那是段子手体质。真正让昨天傅莹的发言“攻陷”朋友圈的,是其寓于诙谐之中的“尖锐”:面对很多尖锐的提问,她的回答也很尖锐,这尖锐跟刻薄无关,而更多的是快意捭阖的犀利,及直面问题的意气。而有力的表述和平和的语气,也合成了应对“热点连环问”的化骨绵掌。
这种尖锐,既植根于主动脱敏和去魅的自觉,亦是对“记者发问是挑战非‘挑衅’”的理念认同,到头来,也能为两会接下来各议程、场合的氛围起到“暖场”作用。对公众而言,两会期间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讨论、交锋甚或对垒,套用流行句式就是,“‘两会天’参政议政跟火药味更配哦”。
活跃的两会才得民心,无论是国家部委高官跟代表委员,还是发言人与记者之间,高质量的讨论也必然会推动良序的公共治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敢直言的代表委员会饮誉遐迩,此前广东省两会上政协委员陷“抢麦大战”,能备受好评。
本质上,从“不发声”到不回避问题,再到直击要害的“尖锐”,是政务公开透明位阶的提升,它也跟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复苏的态势相呼应。可以看到,每逢两会,会场就成为汇聚民意的舆论场,两会上的官员、发言人和代表委员们的表现,都会接受舆论打量。而其表达是否“尖锐”、有无民生含量,正是公众评价议政质地最直接的“硬指标”。
替民众鼓呼,为民生立言,要的就是“代言者”敢说尖锐的话、能提有建设性的建言,而非沉默不语。所以在此也希望,生动、开放的互动局面能贯穿于两会及其他议政场合的始终,也增进公共政治的鲜活度和趣味。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甘肃轨道学校 兰州轨道技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兰州铁路学校 高薪就业 定向招生 大专 2016年招生简章 地铁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 乘务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