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
以时间为翼,铺就技工学子的成长之路
作为长期扎根技工教育的教师,我深知年轻学子们既要攻克专业技能难关,又要面对校园到职场的转型焦虑。我见过太多学生怀揣对未来的憧憬,却总在“想做却没时间”“忙却没成果”的内耗中陷入迷茫。今天,我想推荐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没有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用清晰的逻辑和可落地的方法,教你如何与时间共处,让每一份技能付出都沉淀为成长底气,每一段青春时光都转化为未来的职业资本。

01认知破局,解锁技能学习高效密码
技能学习讲究“熟能生巧”,但不少学生陷入“假努力”:泡在实训车间却仓促赶工,反复练习仍难破瓶颈。本书核心智慧是打破“管理时间”的虚幻认知,提出“时间不可管理,唯有管理自己”——技能打磨从不是“耗时间”,而是“让时间产生价值”。
书中“记录时间开销”“拆解复杂任务”等方法,完全适配技工学习场景。正如书中强调的“复利思维”,技能精进是每日微小进步的积累,这本书能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方法规划时间,让每一次机床操作、电路调试,都成为靠近专业精通的一步。
02延迟满足,锤炼工匠精神核心底色
技工行业最看重的“工匠精神”,核心正是本书反复强调的“延迟满足”——愿为长期专业价值,承受当下枯燥与辛苦。书中分享的案例印证:所有有价值的技能,都需要漫长时间投入,这与技工学生的成长之路高度契合:机械加工精度需千百次校准,汽车维修经验需无数次实践,无捷径可走,唯有坚守沉淀。
很多学生在技能学习中急于求成,遇复杂工艺就放弃,见他人快速上手就焦虑。这本书会告诉他们,看似“一蹴而就”的成功,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它能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在反复实操中沉心打磨细节,将“工匠精神”刻进职业基因,成为未来职场中“靠谱、能打”的技术人才。

03终身学习,拓宽职业发展无限可能
技工行业技术迭代加速,今日精通的技能可能几年后就需更新。不少学生认为“学好一门手艺就够了”,却忽略“终身学习”才是职业长青的关键。本书强调“学习是唯一能对抗不确定性的武器”,这一理念能帮学生打破认知局限,建立长期成长意识。
书中对“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论述,能让学生跳出“只会动手”的标签,用理性思维分析实操难题,从“技术工人”向“技术骨干”“行业专家”进阶。
推荐《把时间当作朋友》,因它对技工学生而言,既是“技能学习指南”,也是“职业成长手册”。愿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学生,都能与时间为友,在实训车间灯光下沉淀实力,在职业道路探索中明确方向,用精湛技能与坚韧品格,书写精彩人生。
撰稿 | 朱彦会(餐饮管理与服务教研室)
初审 | 王 洁
终审 | 杨新潮
编辑 | 王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