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有效治理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均有诸多相应成果产生。所谓职业教育治理,是由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一般是指一整套围绕“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1]等若干要素,由职业教育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制度设计,具体指向职业教育组织系统的权力结构配置、运行制衡、有效监督等一揽子制度安排,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及社会适应性。然而,尽管在我国推进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促动下兰州高铁技工学校职业教育治理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的需要,依然存在“治理主体相对单一、治理理念落后、治理结构过于封闭、治理机制不完善、治理方式滞后”等问题[2],治理模式整体上呈现“静态治理”和“碎片化治理”,更多的是着眼于当前和局部。所谓“碎片化”,就像一块完整的物体被破解成若干碎块,用来描述在当前的治理模式下,由于治理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产生组织机构裂化、目标异化、各自为政的问题,在组织功能、制度体系、权力分布、决策执行等方面都表现出碎片化,制约了职业院校的决策效率和发展成效,最终导致职业教育治理效能低下的困境[3]。因此,就职业教育而言,无论在宏观的国家层面、中观的地方政府层面还是微观的职业院校层面,现有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都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加快职业教育治理变革或重构已成为比较紧迫的现实问题。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国家又多次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不仅充分显示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变化,也展现了对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心和毅力。这些都为我国加快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现实要求。如何有效促进职业教育领域内各类公共部门、高铁学校职业 学校、市场组织及社会机构统筹合作、各尽其能,对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更好地控制和引导?只有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沿着动态治理的思路,从整体性治理入手,彻底改变“静态治理”和“碎片化治理”的现状,创新驱动发展以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才能促进职业教育治理实现“善治”目标。为此,本文力图阐释职业教育整体性动态治理的内涵逻辑,探索构建其行动框架与践行路径,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微信公众号:yzrtts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华山教育集团·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榆中校区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551-676.
咨询QQ:3199992489 2322565675 3141427708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三角街(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东门对面)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高铁学校招生 高铁学校招生要求 甘肃轨道高铁学校 兰州铁路学校招生要求 甘肃铁路运输学校